@济宁人,记忆中的年味,你还记得啥?

2019年01月30日09:02  来源:今日头条

又是一年春节时,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最向往的味道。

但是为什么这几年,春节的年味都越来越淡了呢?很多人都感慨:人越长大,年味越淡。

我们缺的正是仪式感!

因为仪式的背后,都有我们一些渴望被满足的需要和愿望。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仪式的方式,来实现这些需要和愿望。

按说现在的人,是真心向往自由的。

无拘无束的感觉是最好的。过个节日还要给自己制定这样那样的规矩不是给自己找别扭嘛?通通去掉!

然后大家才发现一切都不对味了,好像什么都不是什么了。似乎,不照着这些规矩做,就没有那种氛围了。

古人是非常聪明的,他们用一种仪式把它深入人心了,这一天才变得和其他时间不一样。春节不只是大年三十那一晚,大年初一那一天。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还记得那个顺口溜吗?

二十三,糖瓜儿粘;

二十四,写对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炖猪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儿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如果你和自己的家人一项一项照着老传统来过年,绝对会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年。

那么你的家乡,过年会有怎么样的“条条框框”呢?

现在,我们来看看,关于“年味”,中国古代人们都是怎么呈现的。

年味儿——就是洒扫除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中国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迎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里里外外都干干净净的。

年味儿——就是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

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年味儿——就是收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压岁钱的寓意为压祟、避邪,祝愿孩子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年味儿——就是拜大年

作为岁首朝贺,古已有之,秦汉以来,乃大盛。

到了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辞。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即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

这副认真劲儿,就是年味。

这份仪式感,也是年味。

年味儿,其实就是人味儿!

说了这么多年味儿,不得不说说,年味儿“消失”了这件事了,回想起小时候,一到过年期间,“节未到,氛围先到”。

人们早早就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年”做各种准备。

贴春联、看春晚、吃年夜饭、放鞭炮、发压岁钱、走亲戚拜年,似乎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新年。可以说,为了过年,全国人民都会忙碌上好长一段时间,气氛空前浓烈。

而现在,上面这些基本都感受不到了。再也没有那种为了过年准备很久的氛围,也不再为过年而期待与兴奋。

年味,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

想了解什么时候消失的,或许我们可以先了解了解为什么当初气氛那么浓烈。回过头看那时候的中国,物质匮乏,好东西都会特意留到过年的时候,那时候的年,对于小孩子来说,最大的期待就是有好吃的和新衣服穿。吃很多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穿平时基本不会买的新衣服。所以过年会显得特殊。

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从前过年时才有的好吃的、新衣服,现在随时可以得到。如今,“过年买新衣做好菜”已没有特别之处了,自然引不起大家的那股情绪。

再加上网络科技的发展,问候已经不需要当面传达,一条微信就能搞定,甚至还能发语音打电话。似乎,人情味儿淡了。

一切的信息都在提示我们:不是年味消失了,而是我们变了,时代变了。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