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虹访谈 | 从“草根”艺人到文化名家——刘士福

2019年01月13日12:37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2009年

他曾做客《闫虹访谈》

说不尽跑“江湖”卖艺的苦辣酸甜

十年的发展

十年的坚守与得失

他已从“草根”艺人成长为济宁的文化名家

本期《闫虹访谈》

济宁文化名家系列报道

再访济宁艺术剧院山东琴书曲艺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刘士福

刘士福的家乡在金乡县马庙镇北周刘庄村,上世纪70年代末,刘士福读完高中就回家务农了。十几岁时偶遇当地颇为知名的琴书艺人朱何堂,并拜师学艺,没想到从此便和琴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之后,刘士福走南闯北,以卖艺为生,田间、地头、庙会、集市都是他的舞台,2003年,刘士福跃出农门,进了济宁城吃上“皇粮”,为了提高技艺,他不忘挖掘整理演唱实践,先后存集了100多篇琴书剧本、几十个曲谱以及打击乐谱,不断创新求变,创作出了《罪责难逃》、《好儿不如好媳妇》、《苦乐娘亲》等一大批脍炙人口、喜闻乐见的琴书作品。

刘士福靠着那“土得掉渣”的表现形式问鼎中国曲艺艺术最高奖“牡丹奖”,屡获中国文化部“群星奖”、山东“泰山文艺奖”。之后逐步成长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刘士福说过“由于某种曲艺品种的唱腔在短时间是变化不了的,所以要想创新、与时俱进、紧扣时代的潮流,必须在剧本上下功夫。迄今,刘士福已创作了200多部作品。每年率队演出200多场。

有人说,成就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曲艺演员”实在是太难了,而培养一个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曲坛新人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曲艺传承,已近耳顺之年的刘士福亲自带徒弟,并让自己的亲儿子亲孙辈也去学琴书。

请关注本期《闫虹访谈》

济宁文化名家系列报道

刘士福

济宁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周日20:20 重播:周一12:20

(可通过“济宁新闻”手机客户端,“试听”栏目收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