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木版年画——寻找儿时的记忆

2019年01月11日08:05  来源:济宁晚报  作者:刘锐 汤伟

春节临近,年味儿日益浓厚。过去,民间素有贴年画迎新春的习俗。每逢新年,家中的老人都会喜气洋洋地拿出各式年画,贴在自家门上或灶前,年的浓郁气氛便在这一张张年画里扑面而来。如今贴年画的少见了,但这门手艺并没有因此消失。在咱们鱼台县李阁镇陈集村,就有一位年画手工艺人——木版年画第九代传承人陶运航,年过五旬的陶运航40余年来坚守着这一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技艺。

1月7日,记者来到陶运航的年画工作室。工作室墙壁上贴着各种题材的木版年画,线条细腻轻柔,色彩鲜艳纷繁,散发着传统手工技艺的特有魅力。

彩色年画局部

鱼台木版年画题材以神话人物、民俗故事、吉祥图案等为主,有手绘、木板套印、木印填色三种制作工艺,以线条粗中有细、色彩绚丽、构图饱满、装饰性强为特色。“年画制作的头一道工艺是起稿画样;第二道工艺是雕刻木版,将画稿贴于梨木表面,使用自制的刻刀进行雕刻;第三道工艺是手工印刷,用特制的刷子沾上颜料均匀地涂在刻板上,然后覆盖上优质熟宣纸,刷压平整后,再换其副板,印另一种颜色。复杂的年画有时需要重复这样的步骤四到六遍,并且对其精准度要求极高。”陶运航讲道,雕刻木版尤为不易,一块大的木版雕刻经常要耗时三月半载。

凿刻版画

用铅笔在木版上画出纹路

在木版上上墨

刚刚印出的单色木版年画

印刷之后,人物脸、眼、手等局部还需稍作细致手绘方可完成。

鱼台境内制作木版年画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祖祖辈辈的匠心坚守,使这门古老而又独特的工艺得以薪火相传。陶运航8岁时就跟着爷爷学习木版年画,平时帮着爷爷打下手,只有闲时才能琢磨刻版的技巧,经过三年的学习,他终于做出了第一块“合格”的木版,木版的图案是一大一小两只老虎。

陶运航坦言,四十余年间他见证了木版年画行业的兴衰变迁。“1993年前,做木版年画完全可以养活我们一家老小,最畅销时每天最多能卖出三五百张,有时都需要夜里加班加点的印刷。但从93年开始,手工年画市场需求逐年大幅度减少。”陶运航回忆道,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手工年画渐渐被速度快、成本低、图案样式多的机器印刷所取代。生意不景气,老陶只得靠种地、打工维持生计,最初的改行让他显得有些无所适从。更令他担忧的是,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无意学习这门传统技艺,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成为困惑他的难题。

“木版年画陪伴了我大半辈子,我见证了它的荣耀和衰落,对这门手艺有着深刻的感情。现在儿子也开始学习并制作木版年画,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传承这门技艺。”更令陶运航感到欣慰的是,在政府的帮助下,鱼台木版年画已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认识了许多制作年画的同行和学者,和他们一起探讨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发展。他也在尝试创新木版年画形式、开拓网络渠道等推广宣传木版年画,期待木版年画再次迎来春天。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