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倾情文物保护 这个驻村工作组这样做!

2019年01月03日09:53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杨义堂

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义堂)2017年初,济宁市文物局驻村帮扶工作组被派驻到金乡县王杰村开展驻村帮扶,市文物局驻村第一书记马荣华和济宁市李白纪念馆副研究馆员朱宁带着学习和担当使命踏上这片英雄的热土。

(资料图)

王杰村是英雄王杰出生成长的故乡。1965年,23岁的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班长王杰,在组织民兵训练时炸药意外爆炸,为了掩护在场的12名民兵,他奋不顾身扑向炸药包,英勇牺牲,留下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伸手”的革命精神,成为那个时代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强大动力。

短短两年来,王杰村发展快速起步,变美了,变富了,更有名了,变得让村民们格外自豪。目前,王杰村拥有省级文保单位一处,县级文保单位两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一处。先后获得全国首批红色基因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济宁市双拥教育基地、济宁市文化特色乡村、济宁市文明村等十多项市级荣誉称号,王杰村还入选了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建设名单。

王杰纪念馆在村中整整屹立了五十年,2013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主体建筑为典型的前苏联式建筑,整体构造呈“工”字形,馆藏共100多幅画面和十几件实物,其中有王杰烈士牺牲时被炸碎的衬衣和钢笔。但是近二十年来一直关着门,变得破败不堪。在省文物局和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工作组紧紧抓住红色基因传承这根工作线,将王杰村的文物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工作组从省和市里争取了文保和旅游方面的资金100万元,对其保护修缮和基础设施提升,又多次协调,改变了其管理体制,做到对外开放,还将改陈布展设计。这座王杰精神的丰碑面貌一新,来这里举办教育活动的人们络绎不绝,成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文化“十百千”示范点。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全国各地近300名知青陆续到王杰村下乡学习王杰精神,王杰村也成为全县最大最早的知青点,村里还完整保留他们曾住过的15间宿舍。为留下王杰精神传承的历史印记,工作组将这个知青点申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成知青博物馆,展现了知青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成为全市最大的知青博物馆。

变废为宝,整修王杰精神大讲堂。工作组提出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废置的9间近300平方的老粮仓作为近现代建筑予以保护,协调资金40万元修旧如旧,将上世纪全国学习王杰的珍贵照片和王杰的家庭生活照片展陈布展,建成了一座能容纳200余人的王杰精神大讲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70批次近5000余人次在此接受教育,拓展了王杰精神传承空间,成为党员教育的新课堂、红色教育的新基地。2018年被济宁市关工委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

有了载体,再讲好王杰故事。宣传好王杰村的精神传承,更是工作组的责任,他们当好讲解员、宣传员、研究员,常讲常新,撰写的学习王杰精神的文章和心得在报刊发表,让王杰精神成为影响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习的红色资源。工作组还邀请市里的艺术家来王杰村采风,创作了村歌《王杰村》。工作组还组织了济宁市学习王杰精神演唱会,在王杰出纪念馆里举办,村民们说:“当年学习王杰精神的热闹场景又回来了!”金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凯说:“市文物局工作组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展现了文物人的担当,为王杰载体的打造和宣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载体凝聚新机遇,红色基因助推绿色发展。工作组充分发挥村里红色文化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优势,协调制定德政教育、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综合发展规划,着力打造王杰精神传承、特色农业观光和国家级水利湿地公园健身生态休闲“三大片区”,目前“三大片区”已出具雏形,王杰故居、村史馆等文化项目即将实施,已提前一年完成济宁市2019年3A景区创建。

(资料图)

王杰村村原名华堌村,因村中有座华堌庙而得名,王杰牺牲后才更名为王杰村,华堌堆遗址作为县级文保单位,工作组还对遗址周边进行环境整治。与此同时,工作组不仅局限和关注于一村一镇的文物保护工作,还同金乡县文物部门一道积极推动全县的文物保护,帮助向上争取文物保护资金达1147.01万元,金乡县(省财政直管县)争取到770.25万元,位列济宁市第一,创历史新高。济宁市文物局工作组成为金乡驻村工作组的香饽饽,驻村第一书记马荣华还被评为济宁市首届“最美第一书记”。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