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小乡村用铁丝编织出大产业

2018年12月26日09:53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李岩松 张慧

对于老家的变化,孙本良感慨良多。记者 李岩松 摄  

改革开放40周年来,经济的发展、城镇的建设、民众的生活,都发生了无数的巨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中共济宁市委党校的孙本良教授感触不少,在他的老家任城区长沟镇赵王堂村,这一战略带来的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

许久没回老家,孙本良走在赵王堂村平坦宽敞的水泥路上,感慨良多,“少小离家老大回,家乡变化太大了,家里是一年一个样……”

泥泞土路修成石子路

铁编手艺带动村民致富

离孙本良家不远的柏油马路,在1990年以前还是窄窄的土路,出门还要靠驴车,3米多宽的路面,错车都困难。一遇上下雨天,泥泞的路面根本没法走。

赵王堂村有着“中国铁编第一村”美誉,铁丝编织的手艺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最开始大家主要编织铁笼子等生活用具,同时像漏勺这种铁丝编织类的厨房用具也是主要产业。”赵王堂村会计孙本昌介绍,当时每家每户都坐在家门口用铁丝编织,效率高的时候一天能编五六个铁笼子,常常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道路不畅,生产出得产品也只能拿到附近集市上出售,也就销售到邻近的几个村,赚点零花钱。而这种状况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改变。门口的路就变成了石子路,宽度也有8米多,村里人开始骑上了自行车,甚至还有村民家添置了摩托车,更能时不时看到小汽车开进村里。

交通便利了,赵王堂村的铁编手艺,凭借着紧靠矿区的优势开始崭露头角。通过和矿区合作,赵王堂村开始生产各种工业用品,例如矿区常用的工矿筛网、防护栏、矿山顶棚等。而且市场需求量还逐渐变大。

“那时候大家的收入提高了好多倍,村里刚通上电,我们村就有了彩色电视机。”孙本昌笑着说,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不少年老的村民开始拾起了“工艺编织”的手艺,制作的飞龙、游鱼等工艺品,开始出现在邻近的集市上。

机械化“铁老虎”

让乡村产业发展加速

让孙本良更加感慨的是,没过几年,石子路就又变成了双向四车道的柏油路。村里的铁编加工,也开始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随着订单量的不断增大,2010年前后,赵王堂村尝试引进机器进行铁编加工,“这一试可不得了,一台机器一天可以编织20多个铁笼子,家家户户都开始添置。”孙本昌告诉记者,现在村里人的收入又翻了几倍,赵王堂村仅在“运输笼”这一项的收入,就超过了1400万元,产品还出口到了马来西亚等国家。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加工畜禽运输笼的过程中,赵王堂村人发现了新的经济突破点,开始生产自动上料机、自动清粪机、自动捡蛋机,逐步形成了以生产“养殖笼”为主导的自动化养殖配件生产体系,让“中国铁编第一村”的美名在养殖界继续发光。现如今,赵王堂村的铁丝编织工艺,已解决3000余人就业,辐射周边村庄,近万人在从事产品代加工行业,周边地区也逐渐富了起来。

行走在一栋栋红墙白瓦之间,香樟、垂柳四处环绕,孙本良十分激动。少小离家,市区内的城市化建设已经十分完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农村的发展再次加速,“再过几年退休后,我都想回老家养老了。”孙本昌笑着说。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