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老腔调——柳琴戏

2018年12月07日21:17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卢德斌

一腔拉魂震四方,这种曾经被称为拉魂腔的戏曲,为何有着如此大的吸引力?一曲深喉飘古韵,一代代的柳琴人,为何选择了坚守?今天将带您聆听济宁老腔调——柳琴戏的前世今生。

在邹城人的记忆里,柳琴戏,是从小地摊到大舞台,几代艺人的一脉相承,欲罢不能的痴狂沉醉与痴迷,忘我的吹捧,山呼的喝彩。在那些有情和无情的岁月里,柳琴戏之于大多数邹城人,既是各层人士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温情回忆。

孙玉望,是邹城柳琴戏非遗项目的第四代传承人,自幼就有对柳琴戏的爱好,12岁随师学艺,15岁开始演出,从此就和柳琴戏结下了不解之缘。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刻苦训练,加上恩师的严格要求,孙玉望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本着不同的剧目,不同角色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

说起柳琴戏的起源,据史料文献记载,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二百多年。大致总结出如下两种源头的说法,一种说法是由枣庄,古称峄县、滕县,以传统民间小调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另一种说法是以江苏连云港海州区为中心,在秧歌号子等传统曲目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改造加工,而成为“拉魂腔”。后又因用柳叶琴伴奏,也称“柳琴书”、“柳琴戏”。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柳琴戏在济宁的传播,主要是以滕县民间流传为基础,结合弦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后流行于邹城香城镇孙岭村一带,盛行于民国时期。新中国解放后,得到长足发展。

柳琴戏发源于民间,兴盛于大众,土生土长,土语土调,是地地道道的乡土戏,它的全部生机与活力,存在于生它养它的民众之中。在邹城,说起柳琴戏,年纪大的人耳旁总会响起一段段曲调优美,婉转悠扬的“拉魂腔”,虽然如今没有了当年满城空巷,万人听戏的辉煌,但一代代的柳琴人,却选择了坚守。

孙玉望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无论世事变迁,无论春秋寒暑,几十年如一日,他对于柳琴戏的热爱与坚持,从来没有动摇过。

在中国的戏剧百花园中,柳琴戏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其异香悠悠,流芳渊源,它发端于农民手中,丰富于乡村民间,是由农民演唱的农民戏。多年中,柳琴戏积累了“大戏”“小戏”“折子戏”,“连台本戏”,200多个。形成了由其本腔,色彩腔和民间小调三大部分组成,丰富的柳琴戏唱腔。

从题材分,柳琴戏有表现民间故事、家庭伦理、男女爱情的剧目;唱腔上,演员起腔、行腔比较自由,伴奏可紧随唱腔而灵活变化。柳琴戏的表演,没有固定的表现程式。其身段、步法多具有民间歌舞的特点。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不受拘束,除善于演传统的小戏外,还适于演现代戏。

如今,在网络化社会刺激下,新的流行音乐元素,广泛盛行,受到年轻人的推崇,以柳琴戏为代表的传统艺术表演,缺乏创新能力,后继乏人面临断层,能传承祖先文化遗产的表演艺术家寥寥无几。孙玉望一生执着于此,这种现状令他十分惋惜,单一的柳琴戏表演,很难能抓住观众的心,他也尝试过改变。

吹拉弹唱,孙玉望有着扎实的基本功,甚至他自己都能撑起一场戏,但对于传承来说,也是收效甚微。

近些年,柳琴戏被列入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之文化惠民演出的普及,柳琴戏终于迎来的发展的契机。为了坚持住自己的爱好,更是为了传承和传播,孙玉望建立起了香岭文艺演出团,培养了演员,配备了设备,活跃于周边县市,而柳琴戏则成为了剧团的保留节目,剧团里几乎人人必须学习柳琴戏。

戏曲,唱出了国人的情感与过往,承载了那份属于每一个人的魂魄与精神,这种魂魄情感与精神,至今仍然在我们身上汩汩流淌,孙玉望带领他的团队,为济宁人保留住了这份珍贵的记忆,也为柳琴戏的传承,带来了新的希望。(记者 卢德斌)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