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济宁开门迎宾 传统文化活色生香

2018年10月12日08:28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汪泷 李岩松

备受瞩目的第七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昨天(11日)在济南盛大开幕。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济宁,组织近50家文化企业,携文创、图书、旅游、动漫、工艺品、食品等十余个种类的上百种文化、旅游产品惊艳亮相。尤其是现场的邹鲁礼乐和济宁杂技表演,以及非遗技艺现场体验等,让海内外宾客在济宁展区流连忘返。

墨西哥娃娃体验千年前乐器

时针指向上午9点,当这场文化产业的盛会迎来了第一批宾客的时候,位于2楼展厅的济宁展区前,一场历史悠久的精彩礼乐表演正在缓缓拉开帷幕。

“大家将要欣赏到的是古代女子的笄礼仪式。”在主持人的讲解下,两名身着汉服的女子走到舞台中央,一位缓缓跪下,另一位则在她的身后,用非常考究的手法为她梳洗发髻。一旁的主持人解释说,笄礼是汉民族女子的成人礼,是古代嘉礼的一种。

而在两侧,几名乐者手持古代的传统乐器,为这场神圣的笄礼演奏出流传了上千年的古典礼乐。表演这场礼乐的,是山东邹鲁礼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这台经过数年时间才整理恢复出来的邹鲁礼乐,是首次登上省文博会的“舞台”。

正因为其失传再恢复的特殊属性,现场表演当中吸引了许多与会宾客驻足观看。一位从北京赶到济南专程参会的墨西哥女士,还带着自己的宝宝走到乐器编钟前,在乐者的指导下让自己的宝宝试着体验了一把古典礼乐。“非常的神奇,这样的金属器皿却能发出悠扬、清脆的乐声,我还真的是第一次见到。”几位来自江苏省的教育工作者则兴奋的告诉记者,希望这样的礼乐表演将来可以走出去,让更多外省的青少年可以有机会看到。

而现场的演出除了历经千年的邹鲁礼乐之外,在海内外也颇负盛名的济宁杂技团,也组织了几名小演员,在现场表演了改良之后的经典节目《转筒》。超高的难度加上他们精湛的表演,在现场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负责带队的济宁市杂技团副团长柏士刚介绍说,这次展演的《转筒》,相较于以往台风偏少儿风格,这次在服装道具上则更趋于成熟。

只有“看”和“听”,显然不能满足宾客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需求。所以步入济宁展区,几位非遗传承人的现场非遗技艺体验,则成了一项大热门。“效果出奇的好,我们的木作技艺非常受欢迎。”木作传承人马明文告诉记者,短短一上午的时间,他为宾客们带来的木作原料已经“捉襟见肘”,“为了满足之后几天更多宾客们的体验,我们正在筹备更多的原材料。”

传统文化产品线愈加丰富多样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每届展会当中济宁市所带来的围绕传统文化而开发的文化产品,都是许多宾客的关注点之一,今年也不例外。在邹鲁礼乐和济宁杂技的现场渲染下,展会首日的济宁展区可以说是门庭若市。

“以前我们的产品可能只停留在摆件上,但今年我们还把产品线拓展到了食品上。”凡是走进济宁展区的宾客,都会被场地中央一尊巨大而又可爱的孔子像所吸引。设计这件产品的山东华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宁介绍说,他常年在南京从事动漫开发事业,但自己因为是济宁人,所以一直想要把积累的文创理念带回家乡,结合家乡的传统文化进行再开发。

所以这尊可爱的孔子像出炉之后,华粹围绕其将产品线拓展到了服装、生活用品、学习用具乃至食品上,“这次看到的夫子饼,就是我们与济宁市的康泉食品合作推出的,中秋节期间卖出了上万套。”而在展区另一侧,同样主打“萌”系的诗礼夫子也再次高调亮相。走进济宁展区的几位文化官员点评说,诗礼夫子具有“网红气质”,应该努力打造成为俄罗斯套娃那样的国家礼品。

除了趋于年轻化的传统文化创意开发之外,传统的文化产品也依然受到热捧。年产值过亿的孔府印阁虽然只在展区大门处摆放了一张工作台,但印阁的篆刻师张国亮却兴奋的说,“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来我们这里咨询的宾客络绎不绝。”他说,现在公司除了实现印章的完整生产线之外,还在推出篆刻工具自主品牌,“借着这次展会,我们希望能把自主品牌打响。”

记者注意到,现场邹城企业带来的“孟府家礼”小食品,嘉祥企业带来的木雕、任城企业带来的冷兵器、曲阜企业带来的汉服等等,都成为了展会上的明星。显然,越来越多的济宁的文化企业,经过多年的潜心蓄力后,在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开放方面迎来了“爆发”,这也使得传统文化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多样,济宁市在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渠道和形式也更加全面。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