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英雄|伟大出自平凡 英雄来自人民

2018年10月03日11:46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赵 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英雄人物。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一个个“山东好人”、身边“英雄”,他们来自乡村田间,来自生产一线,来自三尺讲堂,来自打击犯罪的一线……他们用不平凡的事迹,传递着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精神,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齐鲁大地汇聚起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

□ 本报记者 赵 琳

9月30日,首个月度山东好人榜发布仪式在金乡县举行,共有76人登上9月山东好人榜。在潍坊水灾救助安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16位好人,位列其中。

为抢救被困群众献出宝贵生命的孙超、魏泽坤,为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驾驶自家卡车填堵河堤决口的张春海、李新江……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这些普通干部群众,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和勇敢精神,让人敬佩感动。

每一种选择都源自责任担当

英雄,源自普通人的挺身而出。在济南从事高空作业的农民工刘春明、娄长民、李世增、朱德贵,协助消防员从起火大楼中奋勇救人。随后,泉城“蜘蛛侠”高空合力救人的故事在网上迅速传播,成为“网红”“英雄”。

一条血洒百米的追捕路,让我们知道,岁月静好的背后,总有人在英勇前行。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姚鹏,中刀后仍紧追犯罪嫌疑人300米,失血2800多毫升,失去了一个正常人全身血量的三分之二。“我当时以为刺在了心脏上,心脏在被刺伤的情况下有30秒到50秒的出血时间,我就想利用这30秒到50秒,与同事一起把犯罪嫌疑人抓住。我已经受伤了,不希望战友再受伤。”提起当时的凶险,他这样说。

因为职责在身,在历次抗洪抢险、地震救援、火灾扑救中,我们总能看到人民子弟兵出生入死的身影。因为职责在身,接到指令,医护人员、媒体记者也总是第一时间赶往现场。那个靠着灌木丛睡着了的医生,是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的缩影;那个在余震中一边跑一边拍摄影像的“拼命记者”,是千千万万新闻工作者的代表。

如果用心去搜集、整理,每一次危难中,我们都能找到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画面。这种美是崇高、伟岸,也是源于对职业的坚守和忠诚。记者了解到,仅在山东公安系统,改革开放以来,就有721名民警因公牺牲,13000名民警因公负伤。

每一个判断都来自精湛技能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企业安全生产面临威胁时,总有人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用精湛的专业技能、沉着冷静的态度处置险情,救人于危难。

泰安市公安消防支队司令部战训科工程师赵振国,是赫赫有名的“博士消防兵”。每次出战,都会带着一个蓝色文件夹,里面有火场建筑物平面图、常见危险化学品燃爆的处置方式等,帮助他在现场快速决策部署救援方案。他把自己的专业和消防救援结合起来,先后参与处置急难险重任务300多次,救助遇险群众3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成霞,作为全国仅有的几名女性ERCP专家之一,带出了一个铁打的团队,医者仁心在当地享有美誉。蓬莱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王家祥克服病痛,潜心钻研推广农业节水节肥技术,配方肥累计施用面积400万亩,减少化肥用量4万吨。

每一种守候他们都无怨无悔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来自临沂的孟庆军夫妇十年间陆续捐出60万元,相继资助山东、贵州、新疆贫困孤儿100多名。每次捐赠,他们都不愿署真名,化名“壹伟梦”。“我们不求名利,只希望能默默守候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平凡因坚守而不凡,奉献因执着而可贵。济南市民房泽秋坚持35年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邻居老人,栖霞农民刘义23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岳母、妻子和女儿,“最美女孩”刁娜在滚滚车流中守护伤者,东营市垦利区郝家镇小赵村任香云带着病残公婆改嫁……

“择一事,终一生”,伟大出自平凡,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

文继华是微山县南阳镇建闸小学校长、全校唯一的教师。文继华划了十几年的船,在湖区间往返,只为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值得喝彩的,还有感恩图报的临沂市兰山区政府法制办朱观景,捍卫万家光明的超高压带电作业“世界第一人”王进,发起诚信建设促进会、用实际行动影响他人的郓城人何厚江,威海“订票哥”、山东“馒头哥”、济宁“好乡医”……

“一线哪里需要,我们就出现在哪里”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都镇强

国庆假期首日,忙碌依然是寿光等地灾区党员干部的代名词。但面对记者,他们的言语又是那么一致:重建比休息更重要。

10月1日15时许,在寿光市营里镇单家干沟清淤疏浚工程现场,记者遇到了正在现场指挥工程的营里镇人大主席范涛。此时的范涛已巡查了多个水利工程现场。

灾情发生后,42岁的范涛连续二十多天坚守抗灾救灾一线,从紧急撤离群众到决堤口封堵,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被推选为9月山东好人。“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抗灾救灾一线哪里需要,我们就出现在哪里。如今,我们又奋战在灾后重建一线,荣誉将激励我更加努力工作。”范涛说。

早上6:00出了家门,范涛一直忙碌在营里镇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场。作为现场指挥,范涛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农田水利工程上,沿途清障、协调指挥……“如今已经转入灾后重建环节,农田水利工程尤为重要,我们辛苦点,为的是保证工程高质量完成。”站在单家干沟旁,范涛再次嘱咐着现场工作人员。

由于需要现场指挥农田水利工程,范涛的工作节奏甚至比假期前还要紧凑。在与记者简单对话后,范涛就匆匆坐上车赶往下一个工程施工现场,继续他的“假期”工作。

学生就是我的孩子

□ 本报记者 肖芳 本报通讯员 张林庆

又将迎来一个新的供暖季,让崔金华欣慰的是,学生小妍一家今年不再烧煤炉子了,房东给他们换上了集中供暖的暖气片。去年差点酿成惨剧的煤气中毒事件,再也不会发生。

在过去的近一年中,即墨通济街道城西小学教师崔金华受到了持续不断的媒体关注、网友点赞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将她推向聚光灯下的,是去年11月28日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一年级三班班主任崔金华在按惯例清点学生到校情况时,发现学生小妍无故缺课。她和学校总务主任钟慎华立即赶到学生家里,发现学生和两名家长均已煤烟中毒昏迷。两人从邻居家翻墙而过,从里面打开了大门。因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送到医院,一家三口最终脱离危险。

回忆起当时情景,崔金华仍然心有余悸:“当时孩子和两名家长都躺在床上,人事不省,床上吐了一大堆。如果我们晚到一会儿,可能人就救不回来了。”“我和孩子他爸都没有学问,从河南老家来到青岛打工,没有亲人在身边,老师对我们孩子这么上心,心里暖乎乎的。”小妍的母亲李植说。

事后,为了帮更多学生和家长了解冬季安全知识,崔金华专门开了班会,做了黑板报,还通过家长微信群进行了多次强调。

“我觉得当老师最重要的是爱心、细心和耐心。老师工作比较琐碎,要特别精细。”崔金华说,班里的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危险,哪个母亲都会挺身而出”。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