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样板|曲阜北元疃村:一个贫困村的蝶变之路

2018年06月14日11:15  来源:济宁新闻网  作者:胡士忠

济宁新闻网讯(曲阜台 胡士忠)让生态变产业,让文化涵养文明。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在乡村振兴中,创新理念,走出了一条“面子”好看,“里子”提升的乡村振兴之路。

走进北元疃村,房前屋后,绿意盎然,村民见缝插绿,种的却既不是花,也不是草。

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村民史德饿:“我们种的是药材,金银花,我这房前屋后,一年能收入一千多元 。”

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党支部书记张佃壮:“光这一块收入,一年全村收入100多万,相当于增加了几百亩高效农田,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既要“腰包鼓,更要环境美”,这样的理念可是用“教训”换来的。十几年前,北元疃村是有名的穷村,急于想致富的北元疃村多方联系招来一个加工厂。

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党支部书记张佃壮:“一开始,协议说的没有污染,实际上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污水,老百姓有怨言。”

大量污水横流,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吓退了新的投资者。

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党支部书记张佃壮:“有好项目,一看这环境,掉头走了。最终经过协商,我们关停了这个项目。”

关停工厂,村里没了收入,在厂里打工的近百名村民也下了岗。如何寻找新的出路?2015年,村里把目光转向生态农业,不仅结合村庄绿化种药材,还把村外千亩荒滩变成了“花果山”。这一转,也引来新的投资者,外地一家企业投资1亿元建设100个生态大棚,种植绿色农产品。随着新项目落地,不仅当年从加工厂下岗的村民捧起了“生态饭碗”,还召回400多名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乡就业创业。

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村民肖秀平:“我们在这里打工,一年工资收入2万多元,不仅挣了钱,还学会了种植技术。”

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党支部书记张佃壮:“给我们村民培养了技术,有了技术,现在村里正在规划500亩的大棚,我们也自己种大棚。”

现在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是十年前的近十倍。

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村民孔祥虎:“这几年,我们村的变化很大,几百亩的荒滩变成苹果园,大田种上了绿色蔬菜,这是我们老百姓想要的生活。”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在北元疃村广场上,一场“儒学讲堂”正在热闹开场,和以往请专家不同,这一次,讲课的是村里评出的“顶级”五好村民代表。

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村民裴洪娥:“我认为什么叫孝顺呢?孝顺孝顺,你得依着老人顺着老人那也叫孝顺。”

能登上“儒学讲堂”讲课,可不是谁都有资格。这些年,北元疃村每年都开展“评先树优”,同样是评比,而北元疃却做得“与众不同”。

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主任张桂军:“你这是老人的被子呀,嗯。大家看看,人家这被子多干净,大家都学习学习。”

评比中,除了对家庭环境、子女教育、邻里和睦等进行量化打分,孝敬老人成为分值最高,也是最细的一项指标,这个被称做“亮被子”的环节,成了村里的美谈。

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村民颜丙兰:“确实变化很大,孝敬老人在村里成了一种风气。”

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党支部书记张佃壮:“乡村振兴不是喊喊口号、走走过场、热热闹闹就算啦,而是真正把习总书记说的乡村振兴理念在基层落实落细,实现乡风文明,村庄美丽,村民富裕。”(《济宁新闻联播》)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