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任城动能转换:济宁碳素交出绿色发展答卷

2018年05月10日10:46  来源:济宁新闻网  作者:记者 谷雨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谷雨)5月10日上午,“运河之都·济州古城”媒体任城行采访团走进济宁碳素集团。厂区干净整洁是碳素集团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据悉,1987年初,济宁碳素集团有限公司建厂。历经30余年的艰苦奋斗,蝶变为国内最大的商品碳阳极生产企业和煤化行业领军企业。

如今的济宁碳素集团已成为拥有50万吨级铝用阳极、60万吨级煤化及精细化工两大主导产品,涉足冶金、化工、地产、金融等八大行业,旗下13家参控股公司、四大产业园、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专业巨人化、产业集群化、生产园区化、品牌国际化”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科技创新人才布局

济宁碳素是当前国际上最高品的质阳极生产商,有运作成熟的国内外两个互相联动的优质市场。预焙阳极产品拥有“国家驰名商标”,拥有本产品和行业的40项国家或行业标准。碳素集团拥有阳极生产专利技术28项,其中2项为发明专利,同时具有行业内最优的节能环保技术及其应用。

据悉,企业将以“两低一高”碳阳极、惰性阳极为突破口,在延长使用时间、减少碳耗等方面大力寻求突破的同时,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业界一流”“生产智能化”为目标,加大自动化、智能化及其大数据方向的研发,打造行业一流的智能化碳阳极生产基地。

虽然济宁碳素集团的煤焦油加工是典型的传统产业,但目前来看企业在此类产品方面仍具有较强优势。针对下一步的发展,济宁碳素给出了清晰的发展计划:一是进一步加大煤焦油加工产品向高端产品的就地转化率。以目前50万吨/年的煤焦油加工能力为例,将50%的煤沥青转入阳极生产和炭黑生产、100%的工业萘就地转换成苯酐产品、10%软化沥青转入新型碳材料领域、100%的蒽油转入粗蒽产品的生产、50%的洗油去制取喹啉和FM水溶性扩散剂,同时,50%的苯酐转入环保增塑剂的生产,使初级煤焦油加工产品由过去的40%上升到70%以上,使产品结构进入高端序列。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人才是关键。目前,济宁碳素集团拥有各类人才550余人,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三化”人才梯队,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当前全球、全国产业正在重新布局,人才竞争特别是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竞争更为激烈。因此,济宁碳素集团将以打通人才晋升通道为抓手,以人才济济为目标,完善选人、用人、留人体制机制,持续健全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用好人才制度体系,不断改善员工文化、专业结构,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建立统管结合的人才梯队。

绿色发展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进一步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研发与应用:初步计划将50%左右的焙烧烟气循环使用, 在现有超低排放的基础上继续减排总量30%以上。

“该项技术我们已经自主研发5年多了,已经成熟了,列入2018年度科技计划实施项目。煅烧的目的是将冷空气在火道里烧到1200℃去碳化阳极内的粘结剂沥青,使之转换成焦炭。”工作人员介绍。

整个碳化过程需要大量的热空气,以至于排放烟气内空气含量在17%,严重空气过剩。现在回用约50%的排放烟气替代冷空气,不断地循环使用,一是节能,因为这50%的排放烟气在200℃比冷空气高出至少150℃,二是减排,整个烟气的排放量减少了约50%,污染物排放量也响应减少50%.再加上山东省地方标准是到2020年开始SO2由100mg/nm3降为50 mg/nm3,估计减排量至少在现在的超低排放的基础上消减30%。

由于实施了超低排放技术,排放量和排放浓度急剧减少,尾气排放的高度降到了45米以下(符合国家环保规范),阳极生产闲置的4支100米的高烟囱准备拆除,消除视觉影响。超低排放中水汽比较大,在冬季比较明显,采用新技术基本消除烟气中的白雾,消除直觉影响,给人的感觉像是没生产一样。

“我们要把阳极生产做成超低排放且消除直觉污染印象的一流企业。”碳素集团工作人员表示。由于30万吨/年的预焙阳极生产需要消耗近8万吨的煤基改质粘结剂沥青,所以它是济宁碳素60万吨煤焦油精深加工形成32万吨煤沥青的主要出处之一,全部是管道密封输送,安全环保节能,配套性比较强,是煤焦油精深加工产业链上的一个分支。

济宁碳素的预焙阳极之所以能做成高品质,原因之一就是集团公司自身研发的煤基改质粘结剂沥青品质好。同时,阳极生产中多余的热能和电能全部输送至煤焦油加工中,形成产业链间的循化经济模式。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