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故事:接力传递爱心和责任 民警坚守近20年

2015年03月05日10:08  来源:济宁新闻网  作者:孟杰 

\

济宁新闻网3月5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济宁学院附属小学门外的助学岗,传递着一份爱的责任。在此工作6年的董蕊,当年嘹亮透彻的嗓音增添了几分沧桑。离开助学岗7年的张峻岩,至今仍有一种下车去引领孩子们过马路的冲动。

一份信任,付出再多都值得

 4日,离开学还有两天,董蕊已经做好开学第一天的上岗准备。从查看学校周围的新变化,到策划两堂安全课的内容,董蕊一一熟记在心。

“过了个年,孩子们都得长高了吧。”董蕊笑着说。她的语气中带着了关怀和挂念。 

春天来了,雨季也不远了。下雨天如果孩子撑伞的话,雨伞上尖锐的部位容易划伤人,对孩子的安全形成一种威胁。开学的第一节安全课,董蕊打算以雨天携带的雨具为主题,为孩子们做一个全面的讲解。

“以后雨天最好都穿雨衣,这样既安全,也方便家长们辨认。”董蕊说,这样可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可能。

像这样看似微小却隐藏安全隐患的问题,董蕊每天都在发现,并琢磨方法试图解决。在助学岗上工作的6个年头,她收获了家长、孩子和学校老师的信任。董蕊成为孩子口中的“董妈妈”、家长口中的“小董老师”。 

 除了信任,董蕊还收获了很多感动。“下雨天,很多家长会给我送雨衣。教师节、圣诞节,孩子们会送自己做的贺卡等小礼物,这些都让我觉得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董蕊说。 

一种习惯,工作上多花40分钟

上班早到20分钟,下班晚走20分钟,这是董蕊的一种习惯。

“早到20分钟,查看学校周围的路况,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晚走20分钟,向老师了解第二天学校班级的排课安排。”董蕊说,有时候学校的放学时间会出现一些变动,正因为如此,她还成为孩子和家长的“告示牌”。

刚参加工作时,董蕊专门向在助学岗上工作了10多年的张峻岩请教心得。“这就是一个良心活,想要做好必须用心。”这是留给董蕊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学校对面是秦庄市场,市场外有很多开着三轮车卖菜商户,不时窜出的三轮车对孩子们是一种威胁。董蕊每天到市场外的摊子上买菜,和商贩们聊天,引导他们避开交通高峰期出行。经过多次聊天,商户们的错时出行意识逐渐增强,给孩子们让路。 

为了及时跟学生家长联系,董蕊专门注册了一个微信群,将家长们加到微信里,每天及时在微信朋友圈里更新学校周边的交通状况、学校的课程安排等信息,让每一位家长都能及时了解到学校周边环境的变动。 

“随着学校环境的变迁,用心也有不同的体现。”董蕊说,就算自己有一天不继续在助学岗上工作了,以后路过助学岗时,每一位民警都能很好的用行动体现着两个字。 

一丝冲动,想领孩子们过马路

虽然离开助学岗7年了,助学岗的第一任民警张峻岩每次从附小门前经过时,心里总有一份按捺不住的激动。尤其是赶上孩子们的上放学时间,这位当年的“小张叔叔”仍有下车去引领孩子们过马路的冲动。

1996年,刚参加工作的张峻岩被安排到了原济宁师专附小(济宁学院附小)门口的助学岗上。警察梦实现了,却让当了这个“孩子王”,刚走出大学校门,一心想要英姿飒爽地站在马路上打手势的小伙子心里有一丝不情愿和不甘心。 

“别人都能很帅地上路执勤,我得领着孩子们过马路,心里有点不舒服。”张峻岩说,在助学岗上呆了不到一周,自己就认识到了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当时洸河路刚修好,交通设施不完善,也没有现在的关爱桥。”张峻岩说,自己当时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孩子从马路的北面安全引领到南面。 

既然在这个岗位上扎了根,就要把工作做好。认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后,张峻岩从此越干越有劲。除了每天保证孩子们安全通过马路,还逐渐开始研究一些能让学校周边安全系数更高的对策。

通过与学校和家长沟通协调,工作几年后,“学生路队制”、“少先队执勤制”和“家长接送制”、“讲授安全课”等一些完善可行的安全制度一一在学校内外执行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小张叔叔”也成了济宁助学岗的一个代名词。 

记者手记:干一行爱一行爱心接力延续

4日,任城区交警大队三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我见到了董蕊。这是第一次见到坐着的董蕊,因为还没开学,这期间董蕊的日常工作与其他交警并无区别。

虽然有近一个月没有出现在助学岗上了,但董蕊讲起话来嗓子仍有点沙哑。从警之前,董蕊做过通讯工作,嗓子非常好。在助学岗工作6年后,当年嘹亮透彻的嗓音增添了几分沧桑。

学生没开学,自己不用一天4次往学校门口跑了,但董蕊也没闲着。除了日常的工作,她准备了学生开学的第一堂安全课。

“一个假期没见孩子们了,挺想他们的。”董蕊笑着说,学校里三个年级约有3000多名学生,自己基本上都能对号入座,谁哪天没来上学自己心里都有数。

说起助学岗上岁月,张峻岩直言刚开始工作时有些不甘。“那不是嫌弃,属于年轻人的心高气盛。”现在在济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安全教育中心工作的张峻岩说。

后来,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原则,张峻岩成为助学岗上的“标杆”。“那时候,大家叫我‘小张叔叔’。结婚的时候,让同事替了几天班,孩子们硬是把他也叫成了小张叔叔。同事后来再去,孩子们连他的姓都给改了。”张峻岩笑着说,在助学岗工作的经历,是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