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助力养牛户脱贫 养牛户刘桂梅的脱贫故事

2017年11月14日09:53  来源:济宁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薛飞 赵波 周涛摄影

刘桂梅照顾婆婆

孝善之星好媳妇刘桂梅

在王丕街道袁洼村,有一个让众人感动的儿媳妇——刘桂梅。自从丈夫马保柱去世后,家里生产生活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为了维持家里的生活,她毅然出去打工,甚至连男劳力都难以承受的体力劳动她都干了,生活的重担让她得了严重的腰椎病。细心的婆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几次劝她:“乖孩子,休息几天吧!”但倔强的刘桂梅却说:“妈,我没事,一会就好。”亲戚、邻居都劝她改嫁,都被她拒绝了,她心里想:如果我改嫁了,70多岁的婆婆怎么办?刘桂梅就这样十几年来不离不弃,照顾婆婆和孩子,平日里,自己宁愿多受点苦,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她都先紧着婆婆用,她的故事被乡里广为传诵,还评为王丕街道孝善之星。

刘桂梅和丈夫王东哲在地理劳作

建档立卡,确定为贫困户

2014年6月,王丕街道袁洼村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会,42名村民代表参加了会议,通过提报申请、入户调查走访、初选、评议、公示等一系列程序审核,袁洼村刘桂梅等12户群众被确定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刘桂梅和丈夫王东哲带老人去卫生院检查身体

村里撮合-牛倌“倒插门”

笔者在前往她家路上,老远就听到后院传来“哞哞”的牛叫声,刘桂梅从门前抱出一捆秸秆正准备去喂牛。刘桂梅的丈夫早逝,自己留在村里照顾婆婆和孩子,生活拮据。还被也许是她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刘桂梅终于找到了可以和自己并肩战斗的依靠,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为了改变刘桂梅一家的生活困境,前两年,在村委的撮合下,她改嫁给了鱼台清河的王东哲。王东哲带着一头奶牛“倒插门”到袁洼村生活,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地照顾刘桂梅的婆婆和孩子,得到街坊邻居的一致好评。

当问到王东哲如何能转变好角色,把刘桂梅的婆婆照顾的这么好的时候,他说:“我来了就是老人的儿子,政府都给老人发养老金,做子女的怎么能不管呢?”

王丕街道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街道为了支持鼓励这种子女模范孝敬老人的行为,专门设立了孝善基金,子女为老人缴存养老金500元以上的,街道额外补贴200元。

刘桂梅在挤奶

金融扶贫,点燃脱贫致富希望

“随着国家扶贫力度越来越大,获得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也逐年增加。”王丕街道扶贫负责人说,“我省推出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计划等金融扶贫政策,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了撬动资金。”

这一切让刘桂梅看到了希望,更激发了她强烈的致富愿望。2015年,王丕街道在了解到王东哲会养奶牛的情况后,为刘桂梅一家申请了金融扶贫贷款富民农户贷,政府贴息给钱发展奶牛养殖,刘桂梅一家无需出资金、闯市场、担风险,就能获得固定收益。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刘桂梅一家养殖奶牛数量已经达到8头,每天将新鲜牛奶送到周边十几个村,一年光靠养殖收入就达到2万余元,另外还有种地收入2万余元,去除生产经营成本,该户的人均纯收入达7900多元,远远超过了省定扶贫标准,当年就实现了脱贫,成为了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典型。

秋天是丰收的时节,在这个平常的农家小院里,王东哲、刘桂梅这对半路夫妻在街道帮扶下用勤劳的双手打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朴实善良的一家人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刘桂梅和丈夫王东哲一起喂牛

借力金融扶贫,放大扶贫效应

据了解,扶贫小额信贷(富民农户贷),这是专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发展资金而量身定制扶贫贷款。主要为贫困户提供5万以下、3年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全额贴息、县级建立风险信用贷款。

金融扶贫是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举措,通过借力金融扶贫,可以发挥杠杆作用,放大扶贫效应。近年来王丕街道大力推行了扶贫小额信贷—富民“农户贷”和富民“生产贷”。目前已累计完成扶贫贷款598万,仅金融扶贫一项,就带动帮扶12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精准帮扶,实惠政策多

自2014年实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制度以来,王丕街道坚持一户一策,精准识别,精准发力,统筹各种资源要素,通过完善村民互助、金融支持、就业保障、产业带动等各项扎实有效的扶贫措施,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式扶贫模式。

各项实实在在的帮扶政策,不仅保障了贫困户的基本生活,更激发了帮扶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增强了贫困户“造血”功能,实现了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