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童真不同的六一 倾听济宁留守儿童的心愿

2015年06月01日10:32  来源:济宁晚报  作者: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 尤明文 姚树华

  这所学校,有五分之一的孩子是留守儿童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城市谋生糊口。手机成为他们与父母近在迟尺却又远隔千里的唯一沟通工具。儿童节,他们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新衣、没有大餐,他们在爷爷奶奶的家里,仰着脸通过电话表达自己的思念……

  留守儿童的“六一”心愿

  上幼儿园的培培:“希望妈妈能回家陪我!”培培(化名),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培培的儿童节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妈妈能赶紧干完活回家陪着她。

  5月28日上午11时,泗水县中册镇徐李幼儿园,午餐已经摆上桌,小朋友们开始“狼吞虎咽”,坐在第二排的培培偷偷地擦了擦眼角。老师站在讲台上,督促小朋友们好好吃饭,不许挑食,培培望着眼前的饭菜,将头深深地低了下去……

  “培培成绩还算不错,是个聪明的孩子。”徐李幼儿园的院长许华晶说,在学校,培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上课认真,很听话,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很好地完成,就是有点腼腆,不爱说话。培培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两个月前,妈妈也出去了。家里只剩下培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说,培培经常会在晚上偷偷地看妈妈的照片,有时半夜也会一个人偷偷流眼泪。

  老师问小朋友,六一有什么心愿,培培说:“我希望妈妈快点干完活,回家陪我。”

  读六年级的斐斐:“爸爸妈妈能再次在一起!”

  斐斐(化名),中册镇徐李小学六年级学生。斐斐喜欢写作、画画,四年前,父母因感情不和选择了离婚,他们去了北京打工,剩下斐斐与小他三岁的弟弟同奶奶、爷爷一起生活。

  奶奶今年快60岁了,身体不是很好,需要做农活,还要照顾年幼的孙女、孙子。“每当看到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心里就酸酸的。”说到这,奶奶不禁落泪。在斐斐班主任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斐斐的家里。见到陌生人,斐斐和弟弟都有些害羞,头一直低着,扯着衣角,不太愿意与人交流。即便是老师喊她,他们也只是配合地“嗯”一声。

  斐斐家里陈设简陋,室内的家具都是上个世纪的产物: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木质板床、两个破旧麻布沙发,空旷的房间里弥漫着一种陈旧的味道。环顾客厅一周,角落里的一双轮滑鞋显得格外“亮眼”。“这是孩子的爸爸买的,姐弟俩都很喜欢,经常穿着它在村子里玩耍。”斐斐的奶奶说。

  “六一”节快到了,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斐斐说,最想爸爸、妈妈能够陪在她身边。“我想一家人在一起,爸爸、妈妈重新在一起。”

  记者观察 

  留守儿童教育成难题 

  “泗水,多山地,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为了谋生,不少成年人都会外出打工。”徐李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朱晓娟说,在他们学校,留守儿童能占到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我们班上有些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的孩子,性格会变得非常敏感,有时一些心事也不愿意与外人谈,学习成绩普遍不好。”谈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朱晓娟分析,父母外出打工,不在孩子身边,有的几个月,有的甚至两三年,这期间,孩子的家庭教育就落在了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而这些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往往被祖辈溺爱、娇纵,加上爷爷奶奶的学历偏低、不懂教育,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这样就导致孩子的教育最终成了难题。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学校不能代替的。”朱晓娟说,失去家庭教育的孩子就像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无人看管。如果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或者成绩倒退,在学校有老师管教,可是回到家便没人管了。而这种单方面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精神关怀 

  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精神关怀“我在上学时,就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留守儿童存在安全、教育、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郭孟珏说,一些县在村里虽然建了留守儿童活动站,活动站里图书、体育器材、娱乐器材、电脑都很齐全,但使用频率却跟不上。 

  1991年出生的郭孟珏,2013年毕业后放弃已经考上的研究生深造机会来到泗水县黄土村,做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她说,黄土村有740口人,仅留守儿童就达到65个,大部分都是由五六十岁的爷爷奶奶照顾,父母都外出打工,也有部分单亲孩子。郭孟珏说:“留守儿童长年由爷爷奶奶照顾,孩子们都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放学后无人辅导学习,课余活动相对匮乏等问题导致很多孩子性格自闭,不爱与人交流,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谈起如何关爱救助留守儿童,郭孟珏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救助困境儿童仅给一些物质上的帮助还不够,他们更需要精神方面的关怀;二是在基层由谁来落实救助困境儿童这项政策。郭孟珏认为,在农村,村干部收入很低,要负责的事情却很多,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困境儿童帮扶工作中。而且,大多数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帮扶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聘用专人来负责此项工作,资金方面又是一个问题。 新闻链接

  “牵手关爱”,志愿者服务留守儿童

  5月26日,我市启动了“牵手关爱”活动,这个活动是面向县(市、区)内的6岁至14岁、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且家庭特别贫困的留守儿童开展的志愿者服务。“牵手关爱行动”的实施,将给予广大家庭生活困难青少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青少年贫弱群体多方面的关爱救助,使其具有阳光心态和健康体魄。”济宁市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杨东旭说,这次“牵手关爱行动”由市关工委、市慈善总会、团市委共同举办,活动面向全市征集家庭困难的2000余名留守儿童,并由青年志愿者、慈善义工、“五老”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牵手这些农村留守儿童,重点开展心愿达成、感受城市、心理疏导、学业辅导、亲情陪伴,五项志愿服务活动。

  “市慈善总会负责项目资金募集,制定项目劝募方案并组织实施。”杨东旭告诉记者:“被招募的志愿者需要签订责任书,不按时参加统一组织的培训和集中活动,不能完成10次亲情陪伴,解除志愿者资格。”下一步,慈善总会将针对留守儿童的帮助制定专项基金,他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和企业加入到捐赠行列中来,给更多的留守儿童送来温暖。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