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济宁 | 济宁最美科技工作者:点燃科技之光 照亮未来之路

2022年05月18日17:23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王心融 刘巧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心融 见习 刘巧)5月18日上午,济宁市委宣传部召开“善行济宁”主题系列记者见面会——“济宁最美科技工作者”专场,邀请济宁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讲述他们勤于钻研、勇攀高峰、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非凡事迹以及背后的感人故事。

5位济宁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中,有的来自企业科技创新前沿,有的来自高校科研教育一线,也有的来自农业水利基层,他们坚持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任其广

勤于钻研新能源发电,引领绿色清洁电能

“对我们来说,最开心的时刻就是一个困扰了很久的难题突然被突破了,这种喜悦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任其广告诉记者,自2010年山东大学硕士毕业后,他一直在新风光电子从事产品研发工作,包括电路板设计、程序编写、出差调试等。“我们天天面对的就是要解决种种意想不到的技术难题,绞尽脑汁地实现不同的控制算法,然后验证它们是正确的。”

记者了解到,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相关的电力电子产品研发工作,主要产品包括高中低压变频器、高压SVG装置、轨道交通能量回馈装置、储能系统、防爆产品等,所有的新能源电站都需要配置SVG产品和储能产品。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随着我们亲手研制的产品逐步进入越来越多的新能源电站,配合其他设备不断输出清洁电能,我们内心的成就感也越来越强!”任其广表示。

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梁济运河分中心水旱灾害防御科科长、高级工程师 冯德峰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确保科学防汛、安全供水

“参加工作20多年来,我扎根水利工作管理一线,全面落实河道安全度汛‘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冯德峰向记者介绍,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依法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确保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大力推进水工程预报调度一体化,对梁济运河实行水旱灾害防御、工程管护“一张图”策略。

记者了解到,冯德峰主持编制了2012年-2022年每度的《济宁市梁济运河防御洪水方案》《济宁市梁济运河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并且组织开展每年度防汛演练,认真落实沿河县区防汛责任制,积极应对“烟花”等强台风考验,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冯德峰本人也先后获得济宁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两项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发表论文13篇,其中6篇获奖,并且他所申报的“大运河(梁山-济宁段)水文化传承和水生态保护”科研课题,已被济宁市委宣传部、济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济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文立项。

去年入汛以来,济宁市雨情汛情形势严峻,黄河干流发生1988年以来最大洪水,黄河梁山段流量持续22天达到5000立方米每秒量级,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威胁。面对十分严峻的防秋汛形势,冯德峰和他的团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防汛等原则,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科学制定并严格落实各项防汛措施,首次实现东平湖通过梁济运河向南四胡分洪,守住了“确保人民安全、确保大堤安全”两条底线。

济宁医学院精准医学研究院教授、博士 夏勇

静心笃志追求科研事业,不忘初心归来报效祖国

“回忆我的成长之路,是一条充满探索与挑战的道路,是一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道路,是一条‘永不躺平,保持前进’的道路。”夏勇的身上有很多高光标签:韩国全南国立大学留学的博士、美国纽约大学留学的博士后、山东省泰山学者、济宁医学院教授。但是,他从没有因此停止前进的脚步。目前夏勇在济宁医学院教授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分子病理学”与“抗癌新药的研究”。“我深知做好科研,需要‘静心笃志、心无旁骛’的毅力,更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夏勇这样说道。

回顾夏勇的科学探索历程,他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ancer Research等国际顶级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SCI期刊《药学前沿》的编委以及十余家SCI期刊的审稿人。目前,夏勇主持研究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横向课题5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项,已获授权专利5项,并荣获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的人才称号。

中国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记者了解到,夏勇取得博士学位后,曾获得在国外工作的机会,但他毅然选择回国回家乡工作。“我是一名党员,早在高中时期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21年党龄,从决定出国深造的那一刻起,‘学成之后,报效祖国’的这颗初心,就深植在我心中了。”长达7年的海外留学生活,使得夏勇更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更加坚定了他的“初心”。在2019年,夏勇3次拒绝了纽约大学的挽留,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山东,来到了济宁医学院。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将继续发扬‘勤于钻研、勇攀高峰、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并用正能量感染莘莘学子,携手他们一起大步迈向‘科技强国’之路!”夏勇表示。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黄成星

潜心研究甘薯产业,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我1991年从莱阳农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农科院从事甘薯科研工作。”黄成星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今年53岁,就职于济宁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担任所长职务。1996年,黄成星参与了“济宁市科技兴农十大工程之一的甘薯脱毒快繁工程”的实施工作,1998年荣获济宁市“科技兴农”先进工作者称号,1999年山东省农委授予其所在研究所“全省脱毒两薯繁育推广先进单位”。2009年,黄成星成为农业部的聘用专家,担任国家甘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带领团队积极为甘薯产业服务,2011年获“济宁市优秀创新团队”称号。经过多年研究,黄成星带领团队选育出优质甘薯新品种20余个,其中齐宁18号在全国甘薯新品种大奖赛中多次获一等奖,被评为国家甘薯良种联合攻关“食味十佳”甘薯品种。

近年来,人们已把甘薯当成营养保健食品,鲜食型甘薯的种植效益逐年提高,带动了鲜食型甘薯品种种植面积的增加。但是,黄成星在甘薯新品种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黄成星告诉记者,“尽管薯农都希望种植产量高、效益高的品种,但让谁第一个试种新品种,谁都不愿意,都怕种植新品种万一产量低、不好出售而减少收入。”

为了解决薯农的后顾之忧,黄成星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时,与薯农广交朋友,切实保障薯农的利益,耐心地向薯农讲解新品种的特点,帮助薯农联系好收购商,并向其保证,万一收入减少由他包赔给薯农两倍的收入。结果,当年济薯26示范田鲜薯亩产达到了一万多斤,一亩地收入7000多元,相当于当时种植一般甘薯品种收益的3倍。从此,济薯26在薯农心目中一炮打响,推广面积迅速扩大,现在薯农称之为“栗子香”。

31年来,黄成星扎扎实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重要指示,带领团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服务甘薯产业健康发展。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 董蔚

守护牧草生态底色,贡献巾帼智慧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我是幸运的,有幸见证着科技和创新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我也是幸福的,每分每秒都感受着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大力支持。”董蔚来自曲阜师范大学,是一名85后大学老师,也是一名从事农业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人员,更是一名拥有近2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

记者了解到,工作中,董蔚除了教学以外,还带领年轻团队对具有“牧草之王”称号的紫花苜蓿进行耐盐、抗旱等抗性基因的深入挖掘,对其耐逆机制开展研究,并培育出多个具有抗盐、抗旱、高产等优良农艺性状的苜蓿新品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在牧草研究方面的不足。董蔚被授予“山东省优秀青年”人才称号和“济宁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同时,她指导的学生团队围绕牧草课题,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各级专业竞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十余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农业强国。而世界上的农业强国无一例外都是靠的‘科技兴农’。”董蔚告诉记者,虽然她是一名年轻女性,但作为一名农业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投身祖国最需要的事业中既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青年人的担当,更是一种责任。

“我希望用我所学知识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去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去解决国家之需,所以才选择了农业和牧草业作为研究方向。未来,我和我的团队将继续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去,守护祖国生态底色,为我国牧草业和盐碱地高质量发展贡献我的力量!”董蔚表示。

见面会现场,5位济宁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和大家分享了他们的感人事迹。他们在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服务济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智慧动力。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