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济宁 | 管口新村:“党支部+公司+农户”趟出致富路

2022年05月20日09:21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济宁兖州区漕河镇管口新村村办企业春粟农业科技公司办公区

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管口新村地处济宁、泰安两市交界处,不靠城、不靠厂、不靠交通要道,无其它资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三不靠”传统村落。在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没有市场、负债200余万元的情况下,管口新村党组织担负起创业发展、振兴村庄的使命和责任,从加强组织建设、推进土地流转、盘活集体资产入手,创新发展理念,做活土地文章,走出了一条具有兖州特色的平原地区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济宁兖州区漕河镇管口新村农业技术科研及人才公寓

支部引领,创办公司,探索发展新路子。

2017年4月,村党组织以村集体名义,注册成立了济宁春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启了创业之路。在股权设计上,村支部以村集体资产入股,占股60%,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占股40%。公司由村集体控股、经营管理,党组织书记王法义任春粟农业公司董事长,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担任监事会主任。为保障村民收益,土地流转给公司后提前一年支付村民保底分红,经营获利后再支付二次分红,让流转土地的村民吃下了“定心丸”。利益分配上,公司收益60%用于村级公共事务开支,20%用于流转土地农民二次分红,10%用于贫困户帮扶等公益事业,10%作为党员群众创业带富扶助基金。通过这种股权设计和分配方案,从根本上确保了公司的集体经济性质,也保证了村党组织在发展中的领导地位。

济宁兖州区漕河镇管口新村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

多方合作,市场运作,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光靠自身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借助外力,跨界融合,共谋发展。在管口新村党组织书记王法义的带领下,村“两委”以春粟农业公司为平台,“联农户、联社会资本、联技术团队、联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对外合作,先后解决了没资源、没资金、没技术的问题。为了解决没资源问题,从2017年1月开始,支部以公司名义,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工作推进中,支部牵头,党员示范,想方设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大限度地释放村民参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动能。通过努力,先后成功流转土地1300亩,托管500亩,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解决技术难题,以公司为主导,与山东果树研究所、省优质小麦协会等单位合作,邀请李勃博士领衔的专业技术团队,为公司运营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支持、技能培训等全方位服务,形成乡村振兴“外脑”。

为解决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公司积极对接社会资本,通过市场运作,借助外力、共享发展。按照传统农业为基础,精品种植为特色的思路,公司先后与砺耕农业公司合作,由对方提供部分土地的租金、农资、技术、销售平台,拿出900亩土地合作种植优质小麦、高油大豆、玉米等传统作物。与济宁双屹农业公司开展合作,成功引入社会资本100万元,建成了葡萄园项目。与天津惠聪薯业公司合作,利用惠聪公司的销售渠道和技术优势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管口新村粮食烘干设备

强村富民、辐射带动,实现集体村民双增收。

管口新村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牢牢把握强村富民大方向,确保通过产业发展让村集体和群众“双受益”。对于村民来说,土地流转以前,在不算人工的情况下,每亩地收益只有800元。土地流转之后,每亩地可获得925元的保底分红,还可以参与二次分红。交由村集体托管的500亩土地,通过种植优质济麦44品种,每亩可增加300元收入。对于村集体来说,正是由于联合与合作模式,管家口村摆脱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困局,短短5年时间,村集体收入由零资产、且有债务的情况下,转变为公司年纯盈利200余万元,带动村民增收500万元以上,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0万元。

在管口村的带动下,周边村纷纷行动,主动推广复制“管口模式”,支部引领成立合作社,有6个村纳入兖州西北平原带特色种植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2021年加入合作的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以管口为中心建成了集“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示范园、综合服务区、智慧农业示范区、智慧农机服务中心、良种加工储存中心、有机肥料生产中心、良种培育基地、果蔬种植基地、农产品销售基地、新农民培训基地”为一体的一园两区三中心四基地,聚力打造“管口新村 麦香田园”品牌,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管口新村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推进。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