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虹访谈 | 一支单拐趟出幸福路,走进人民大会堂

2019年06月16日14:04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出身贫苦农家、身有残疾,他如何能在20出头的年纪跻身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百万富翁”行列?而后,又为何放弃红火的生意,回村当“村官”?又是如何手柱单拐,一路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到两代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本期《闫虹访谈》,继续为您讲述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党部书记李保玉,一支单拐趟出幸福路的励志故事。

2019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参加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的代表,第一个握手的,正是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党支部书记李保玉——一位只有一条腿,却致富不忘乡亲,带领村民求新求变,将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明星村”的“单拐书记”。

1969年,李保玉出生于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自幼左腿残疾。初中辍学后跟随邻村师傅学习书画和工艺美术,尽管身体残疾有着诸多不便,但李保玉硬是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学会了绘画、刻字、制作牌匾,并借助师傅的客源,跟泗水县城11家工艺美术社和各乡镇达成了长期供应关系。1992年,李保玉在县城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工艺美术店,由于经营得当,不到两年功夫,生意就覆盖了全县15个乡镇,收入过百万。眼看城里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2000年,李保玉却做出了一个让人费解的决定---回老家开荒种果树。

几年下来,光秃秃的玉龙山变成了“花果山”,而李保玉也在2002年光荣入党。然而,两年后,他的人生又一次出人意料得转变路径——李保玉回村担任村支部书记了。而等待他接手的“老家”东仲都——一个人口1102人,人均耕地才0.02公顷的村落,那些年正经历着9年连续撤换11名支部书记的“尴尬局面”。

自掏腰包为百姓修路,协调上级资金为村里打井,带领村民种核桃栽樱桃。李保玉的“三把火”初战告捷,不仅改善了村庄环境,也暖热了村民的心。2005年1月,村“两委”换届中,李保玉全票当选村支部书记与村主任,并在2008年当选全国残联代表,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十佳自强模范”“乡村之星”等称号。

经过“百天奋战”,东仲都的大棚樱桃、百香果、木耳产业迅速崛起,成功构建了东仲都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大棚建起来了,产业雏形有了,优秀的管理人才却难觅。人才,对于“劳务输出大县”泗水来说,着实“奢侈”,仅东仲都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就占到了全村人口的1/3还多,这让李保玉犯了不少难。如何吸引和培养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辗转反侧后,他想起了大学毕业,已经留在日照某钢铁公司工作的儿子李根。

从城市到农村,从未体验过乡村生活的李根迅速适应新环境,先后注册成立了泗水县三淼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泗水三淼商贸有限公司,利用电子商务优势,借助乡村赋能工程,发展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带动了全村60多人就业。年轻人的加盟,让旧村庄焕发了新活力。正所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栋栋研学游建设项目拔地而起。

请关注本期《闫虹访谈》

特别提醒

《闫虹访谈》播出时间有调整!

首播:周日19:53 济宁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重播:周日22:20 济宁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

周一07:30 济宁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可通过“济宁新闻”手机客户端“视听”栏目收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