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胃癌爸爸刷爆朋友圈,防癌体检了解一下?

2018年11月20日16:03  来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前几天,相信有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篇“37岁二胎爸爸查出胃癌晚期”的文章刷屏,让人惋惜,又有些错愕。

这是这位年轻的爸爸写下的遗愿清单:

其中有一条赫然在目:

说到体检,很多人大概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大部分癌症一查出来就是晚期?之前无病史,每年单位体检或社区体检按时去,体检结果没有大问题,怎么就突然就成了“晚期”?!

这是因为:普通体检 ≠ 防癌体检

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委员会曾明确指出,2/3的癌症可以预防和治愈,关键是通过体检早期发现。但人体肿瘤从一个正常的组织细胞演变成一个直径0.5-1厘米左右的实体瘤,大概需要8-10年,在这个过程中,常规体检因癌症筛查项目少,检测率低,难以检测出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

所以,普通体检并不是流程式、检查不出问题,它主要是对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做一个筛查,没有针对癌症的项目。而体检项目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越贵越好,体检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在普通体检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增加针对癌症的体检!

患癌风险因人而异,防癌体检需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选择。防癌体检的目的在于提高早诊率,济医附院体检中心,在经验丰富的肿瘤专科医师指导下,针对高危人群,根据个人的年龄、家族史、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指导制定个体化筛查项目。

提示:前方满满干货,千万不要“谈癌色变”~

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乳腺癌位于所有癌症的第三位,乳腺癌成为了女性癌症的第一大死因。40岁以上女性都应定期进行此项筛查。

建议筛查人群:

40岁以上女性应每年进行乳腺癌筛查,尤其合并以下一条或多条因素者:

① 未育或≥35岁初产妇;

② 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42年的妇女;

③ 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尤其已知或可能携带乳腺癌突变基因;

④ 两个或以上一级亲属在50岁以后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

⑤ 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

⑥ 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

*上述情况均为乳腺癌高危因素,伴多条因素时,应考虑乳癌高危人群。

筛查建议:

一般女性:

①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1次;

②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③乳腺X线检查: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X线摄片;>40岁,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可隔2-3年拍片检查1次;

④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癌高危人群:

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对于存在乳腺癌基因(BRCA)突变、其他少见的高危遗传综合征或因霍奇金病而进行胸部放疗、经特定的乳腺癌患病风险评价工具评价为患癌风险高于正常女性20%—25%的女性。每年一次的乳腺Ⅹ线摄影检查推荐从30岁开始,并建议联合MRI进行同步筛查。

宫颈癌

得益宫颈癌疫苗和早期筛查手段,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自20世纪中叶开始一直处于下降状态。

建议筛查人群:

美国癌症协会(ACS)、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以及美国临床病理学会的联合指南指出,根据妇女的年龄、筛查史和筛选测试的选择,建议宫颈癌筛查应从21岁开始,不应对21岁以下的妇女进行筛查,即使她们的初次性生活时间早于21岁或者有其他危险因素。

筛查建议:

① 21-29岁的女性建议每2-3年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

② 30-65岁的女性推荐每5年进行一次HPV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当然也可以每3年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

③ 筛查结束时间:大于65岁,且在过去10年内连续3次宫颈细胞学阴性;或连续2次HPV检测阴性+宫颈细胞学阴性,并且最近1次测试发生在5年内,出现以上任意一种,应停止宫颈癌筛查。但是若曾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CIN3或原位腺癌,常规筛查应至少持续20年(即使将筛查延长超过65岁)。

④ 接受过子宫全切术,且过去20年未曾有CIN2、CIN3、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则可不用再接受宫颈癌筛查。

HPV疫苗接种

HPV疫苗可降低90%的宫颈癌发生率

胃癌

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居第2位,发病率约为31.28/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

建议筛查人群:

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其作为胃癌筛查高危对象: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有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筛查方法:

1、血清学筛查

①血清胃蛋白酶原( pepsinogen,PG)检测

②胃泌素-17(gastrin-17,G-17)检测

2、幽门螺旋杆菌(Hp)筛查

①血清HP抗体检测:

②尿素呼吸试验(UBT):包括13C-UBT/14C-UBT,是临床最常用的非侵入性试验。

3、上消化道钡餐

4、内镜筛查:电子胃镜筛查:胃镜及其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

筛查建议:

年龄大于40岁有腹痛、腹胀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男性,以40~70岁最为多见。在过去的20年来,由于早期筛查和预防,50岁及以上人群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建议筛查人群:

※45-75岁男性及女性

※只要预期寿命≥10年、在75岁之前都建议继续接受定期筛查;

※对于76-85岁的成人筛查应基于患者的偏好、预期寿命、健康状况和既往筛查史进行个体化制定;

※不推荐85岁以上的成人继续筛查。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① 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两周肛肠症状:大便习惯改变如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如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如黏液血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②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③ 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④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⑤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家属;

⑥  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筛查建议:

① 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做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钡剂灌肠或肠镜检查。FOBT阳性者也可直接进行肠镜检查,若肠镜检查仍未提示异常,建议进一步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② 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加钡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③ 年龄大于20岁的FAP、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④50岁以上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5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肺癌

肺癌是男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建议筛查人群:

40岁以上,至少合并以下一项高危因素:

①吸烟≥20包/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②被动吸烟者;

③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④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⑤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建议筛查手段:

肺部低剂量螺旋CT(LDCT):可大大降低肺癌死亡的风险,但并不能早期发现所有类型的肺癌,同时有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需要额外的定期检查。

提醒:肺癌筛查能很大程度的降低肺癌的发生率,但并不能100%的预防肺癌。杜绝肺癌的最好手段仍然是戒烟。

筛查建议:

①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LD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每年进行1次LDCT肺癌筛查。

②若检出肺内结节需至少在12个月内进行LDCT复查。

前列腺癌

建议筛查人群:

①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

②年龄大于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③年龄大于40岁且基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ug/L的男性;

具有以上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需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异常结果进行合理随访。

建议筛查手段:

膀胱前列腺彩超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试验(PSA)

直肠指诊(DRE)

筛查建议:

① 筛查措施推荐:建议对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且在筛查前应详细说明前列腺癌筛查的风险和获益。单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PSA)或PSA+直肠指诊(DRE)。直肠指诊推荐用于存在性腺功能减退的男性,这部分个体PSA水平相对较低,检测敏感度有所下降。

② 对于PSA<2.5ng/mL的个体,筛查可延长至每两年一次;PSA≥2.5ng/mL的个体,则推荐每年筛查一次;

③ PSA≥4.0ng/mL的个体推荐行进一步评估或前列腺的穿刺活检;

④ PSA介于2.5ng/mL到4.0ng/mL之间的个体推荐由专科医生评估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后决定下一步处理措施。

⑤ 对于预期寿命不足10年的无症状男性,不建议进行筛查。

肝癌

全世界每年大概70万例肝癌新发病例,我国就占有大概一半左右的肝癌患者,且发病率位居世界第3位,死亡率在第2位,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癌症之一。

建议筛查人群:

年龄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这类人群:

①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②有肝癌家族史;

③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病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④药物性肝损伤患者。

建议筛查手段:

血清甲胎蛋白(AFP)

肝脏B超

筛查建议: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建议每6个月筛查一次。

注意:但由于目前医学检测手段的局限性,即便是防癌体检也不能保证早期发现所有肿瘤,一次体检检查正常不等于终生可以高枕无忧,关注健康请定期体检!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