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铸一把温柔的柳叶刀 ——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冯立

2018年07月16日18:15  来源:济宁新闻网

21世纪,生命科学以惊人速度向前发展,医学专业已是人才需求量最大的10 大行业之一。对医生而言,拥有一段海外学习交流的经历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 ,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深远意义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医院只有依赖高素 质、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才能综合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最终造福患者。

近年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重视学科人才梯队建设,鼓励支持高层次人才国内外研修,以战略的眼光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为医院发展奠定了坚实学科人才基础。本期起,“采他山石 登今日峰”栏目将带领大家走近一个又一个的海外研修医生,倾听他们拼搏努力的故事……

随着工业、交通等的急速发展,各种突发事故时有发生,创伤患者人数也随之增加。在医院急诊科,有这样一群医护人员,他们时刻备战在急救一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给创伤患者及时施以援手。他们每天面对的大都是血淋淋的场面,考虑的是如何扛起挽救生命的重担。

冯立,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一名年轻的老大夫。说他年轻,因为今年他刚37岁;而说他是一名老大夫,是因为从医十多年来他已经独立成功完成数百例外科手术,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从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到成功考取博士,再到通过医院和国际应急管理学会医学委员会的层层选拔,入围“第二期专科医生赴美国芝加哥圣安东尼医院研修项目”,冯立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丰富、完善自己。正如他的网名“温柔一刀”一样,他立志要通过不断努力将自己铸就成一把温柔的柳叶刀。

海外研修团队 他被任命为团长

去年5月初,得知通过医院和国际应急管理学会医学委员会的层层选拔,入围“第二期专科医生赴美国芝加哥圣安东尼医院研修项目”,并被任命为此次研修团队的团长、负责团队在美国研修的一切接洽事宜时,冯立内心除了喜悦,更多的是肩上的压力:不仅要把握机会,丰富提高自己,更要对团队负责,不负大家对自己的肯定。

能够成为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参加此次海外研修项目的唯一一员,也是山东省的唯一,同事们并没有表现出多么的吃惊。“这是和冯立的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分不开的!”

在赴美国的飞机上,一段“寻找医生”的急促广播声吸引了冯立的注意:一位乘客突然感觉腰部疼痛难忍,希望在飞机上能够找到医生施以援手。冯立在表明身份、出示相关证件后开始对患病乘客进行诊治,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冯立很快做出了肾结石发作的诊断,通过给患者服用飞机上的止痛、消炎药物,乘客症状很快减轻。飞机上的机组人员纷纷给冯立竖起了大拇指。

在三个月的研修期间,冯立时刻怀揣着一颗求知的心,在圣安东尼医院,他不仅在急诊科门诊,还去骨科门诊和手术室三处同时参观学习,不仅丰富了所学专业的知识,并且也有不少的感触。此外,他还积极寻求医院老师的帮助,又参观了Stroger医院的创伤中心、RUSH大学骨科中心、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等,在与老师交流过程中也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和理念。

“研修期间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美国医院的标准化流程,美国医疗系统非常注重标准化的执行,标准就是法律,尊重标准、遵守标准。医院临床工作的每一步操作和诊疗都有标准化流程。”冯立说,医院对休克病人的抢救也比较完善,医院急诊设有休克抢救室,心肺复苏、插管等由多人协作完成。

在参观一例髋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冯立更是眼前一亮。骨科手术经常透视,当有需要透视的手术时,所有人员包括护士、麻醉师都会穿上铅衣,美国医疗人员对于透视并不恐惧,他们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几乎是全程透视。一个转子间骨折手术,需要铺三个手术台、三个电钻、七八个钻头,伽马钉的各种型号准备,能铺完一个手术车,所有的手术用品几乎都是一次性的,从手术铺单到止血带,都是一次性使用。这台手术全程进行透视,整个手术过程仅用了20多分钟。

同时,在参观一些地市级医院很少做的外科手术时,例如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手术等,更是让冯立感觉受益匪浅。

患者心脏骤停 他成功挽救生命

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冯立时刻牢记科室领导、前辈们的教导,海外研修归来以后,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

去年9月份,一名体重达200多斤并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重症肌无力的中年人因髋部转子间骨折来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患者身体条件较差,手术风险很大,而如果不进行手术,患者不仅要忍受巨大的疼痛,而且病情将进一步恶化。在科主任的指导下,冯立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手术计划,并成功为患者实施手术。由于患者患有重症肌无力,冯立预判患者术后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所以对这名患者的查房、探视相对普通患者要勤许多。

术后第三天,刚走到这名患者病房门前时,冯立便听到了患者家属的求助声。跑到患者床前,冯立检查发现,患者面部发紫,已经没有了呼吸,动脉也无波动。冯立立即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脑海中浮现出海外研修时看到的抢救场景,他又指导护士进行人工通气。在赶往监护室的途中,冯立没有一丝放松,跪在转运病床上继续实施心肺复苏。监护室对患者插管、用药后,患者很快恢复正常。

而今,这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还会经常给冯立发来问候的短信。

今年年初,一位76岁的患者在手术后呼吸突然骤停,急诊创伤外科再次上演与死神竞跑的一幕,而施救者依然是冯立。

“患者呼吸停止,4到6分钟左右往往会出现脑死亡,生命就再也无法挽回!第一时间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至关重要。”冯立说。

努力就会有收获!在面对呼吸骤停的患者时,冯立如何做到如此的沉着应对,并在与死神的搏斗中屡次成功?2009年、2012年,冯立曾两次参加济宁市组织的急救大赛,比赛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插管、包扎、颈椎患者搬运等项目,两次大赛他均获一等奖,并获得五一劳动奖章。

去年9月,冯立被任命为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培训老师,专门对员工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不断努力创新  他创造多个第一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一定要大胆,无论面对怎样的场面,都要沉着冷静,积极拿出应对措施,同时更要心细,无论患者的病情轻重,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冯立如是说。

2007年,刚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的冯立入职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恰逢医院骨科划分为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外科等科室,冯立被分配到刚刚成立的急诊创伤外科,当时该科室仅有5人。病人多,医生少,每天的工作节奏非常快,时常是24小时“泡”在手术室里,,三天三夜不回家休息的情况实属正常。从跟着主任、前辈进行手术,到在主任指导下完成手术,再到能够独立完成手术,冯立得到了长足的锻炼和进步。

以往,骨盆骨折并伴随大出血的患者被判定为急危重症患者,诸多的医院都是束手无策。2016年,经过努力,冯立成功考取山大的医学博士,师从山东省立医院骨科主任、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东生,周东生教授每年仅招收一名博士生,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关于骨盆创伤的参考书《骨盆创伤学》。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冯立掌握了越来越多的骨盆创伤方面的医学知识,并参与协助周东生教授编撰了《骨盆创伤学》第三版。

海外研修回来不久,冯立遇到一名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患者。当时患者生命体征已经非常不稳定,虽然在不停进行输血,但体内依然大量出血,大腿和小腹已经高高鼓起。在科主任指导和鼓励下,冯立与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周东生取得联系,并结合海外研修的经验,考虑对患者实施髋内动脉介入栓塞手术。

随后,冯立联系介入科和麻醉科,经过集中讨论,决定实施髋内动脉介入栓塞手术,这也是医院第一次开展此类手术。介入术后,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并成功实施髋关节修复手术。随着第一例手术的成功,此后此类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介入栓塞手术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陆续开展。

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源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百年文化的教育、熏陶,冯立怀揣着一颗医者仁心,时刻不停地鞭策、鼓舞自己。

去年年底,冯立在科室率先尝试皮肤牵张技术手术,并取得成功。此前,对于创伤患者而言,伤口皮肤往往采用皮瓣移植或转移手术,患者不仅花费大、痛苦大,而且术后并发症时有发生。目前,皮肤牵张术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也得到陆续开展。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