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宝宝耳朵的举动家长别做!会有这些严重后果

2017年09月05日17:34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在育儿过程中,难免有一些家长由于方式不当,不知不觉中对宝宝的耳朵造成了伤害,甚至影响了他日后的听力。在此,为各位爸爸妈妈盘点一下对宝宝的几个伤耳举动,看你中了几个?

  

家长对宝宝常有的伤耳举动

掏耳朵

有些家长喜欢给宝宝掏耳朵,他们担心不给宝宝掏干净耳屎的话,就会堵塞耳道而影响宝宝的听力。其实,耳屎积到一定量时,它自然就会随着咀嚼等下颌关节的运动而脱落排出来,无需特别去掏。相反,如果经常掏耳朵,反而像将耳朵的外部防线给拆除,打开大门,任由细菌侵入耳道和鼓膜,从而可引起耳朵发炎,而且在掏的过程中,如果用力太大,还可损伤耳道,甚至伤及鼓膜。

用力擤鼻

当感冒,或鼻炎、鼻窦炎等的时候,鼻腔内会有很多分泌物,家长们便会拿纸巾帮孩子擤鼻涕。但在擤鼻涕时,他们紧捏着宝宝的两只鼻子,然后让孩子大力点去擤。其实这样做是不好的。因为连通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之间的管腔---咽鼓管,它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鼻咽部气体进入鼓室。咽鼓管在平时是闭合的,只有在吞咽或者打哈欠时,它才会张开,以维持鼓膜两侧压力的平衡,从而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当过分用力并且捏紧双侧鼻孔擤鼻涕时,空气可通过咽鼓管流向中耳腔,从而出现了耳闷、耳鸣,严重的话,脓性鼻涕还可通过咽鼓管流向中耳腔而引起中耳炎。

强行灌药

喂药的时候,看到孩子不肯喝,有些家长便捏着孩子的鼻子强灌下去,或者是看到孩子哭闹很厉害时也依旧强行灌药,其实这些做法也是不安全的。孩子在哭闹的时候强行给他灌药,这样不仅容易使药物误吸入气管而造成宝宝呛咳,甚至窒息等,而且还易使咽部的液体通过咽鼓管流向中耳腔,从而引起中耳炎。

喂奶姿势不当

喂奶时,如果为了图方便,把宝宝平放着喂,或喂奶的时候喂得过多、过急,小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呛咳,也容易使得奶水从咽部逆流入中耳而导致急性中耳炎的发生。

捂住嘴强忍着打喷嚏

有些家长觉得打喷嚏是个不雅的行为,于是教育孩子在打喷嚏时一定要捂着嘴,以便使喷嚏的声音可以减小一些。其实这也是不好的。打喷嚏本来是鼻子对外界刺激所作的一种本能的反射,如果强行捂住,容易使打喷嚏时咽部增高的压力无处释放,这股压力可冲击咽鼓管,甚至伤及到鼓膜,导致鼓膜穿孔,如果是上呼吸道感染时的捂着打喷嚏,还可让病菌顺着压力差从咽部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鼓室,引起急性中耳炎甚至鼓膜穿孔。

滥用药物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生病后,喜欢凭经验自己给孩子买药吃。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安全的。小儿由于肝功能发育不全,滥用药物,特别是一些抗生素,容易在体内蓄积而引发毒性反应,导致药物中毒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耳聋被破坏的是感知声音最重要又最脆弱的部位耳蜗毛细胞,从而让人感受不到外界的声音。患者在应用耳毒性药物后,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且听力下降是对称性的,有些药物在停用后可阻止耳聋继续发展,甚至慢慢恢复听力,但也有一些药物少量用药即可导致不可逆的中毒耳聋。所以,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自己擅自给孩子用药,当孩子生病需要用药时,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真的因病情需要,要用到耳毒性抗生素治疗时,也需定期复查听力,一旦病情许可,应立即停药。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