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虹访谈 | 从“土专家”到“最美科技工作者”——陈宜斗

2019年09月01日15:46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近期,由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和市科技局联合开展的“济宁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中涌现了10位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济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的科技工作者。

为表致敬,从本期开始,《闫虹访谈》特别推出“最美科技工作者”系列报道,首期让我们一起认识从事养蜂业46年的陈宜斗。

陈宜斗,不就是那个养蜜蜂、卖蜂蜜的老陈吗?对,没错,听说这两年他还开了荒山,建起了蜜蜂文化馆、博物馆,不遗余力传播蜜蜂文化,当年的“土专家”怎么就成了“最美科技工作者”呢?

从走南闯北、风餐露宿到建起300多箱规模的“标准化示范养蜂场”,从独立养蜂到建立蜂业协会,从“土专家”到“最美科技工作者”,他足足走了46年。

陈宜斗1951年出生于鱼台,祖上就有养蜂的经历,只不过仅限于乐趣而已。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十年浩劫,原本家道殷实的他却要靠养蜂糊口度日,更没想到这一干就是46年。

不服输的格,加之敏锐的头脑让陈宜斗没有碌碌于眼前风餐露宿的生活,而是努力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他看来,有小就不愁大,只要勤劳肯干,就有做大做强的那一天。于是,那番迁徙奔波的日子终于静止在了1994年,陈宜斗建起了300多箱蜂的“标准化示范养蜂场”,并创办了“陈宜斗养蜂园”和“陈宜斗蜂业有限公司”。自此,每年几万斤蜂蜜、上吨的蜂王浆以及蜂胶和多种蜂花粉等优质蜂产品投放市场。

低学历没能限制陈宜斗调查、学习、思考,他将自己实战中总结的见解和建议撰写成论文,发表在《中国养蜂》、《蜜蜂杂志》、《养蜂科技》及《济宁日报》等多家学术期刊和报纸上。在推出多个发明专利之后的1998年,陈宜斗又拿出10000多元资金,召开了济宁地区蜂友联谊会,并在八年后的2006年出资40000多元成立了济宁市蜂业协会,自己出任会长。两年后,10个“标准化示范养蜂场”在陈宜斗的支持下逐一落成。

2010年,陈宜斗又开始了一项重要投入——中华蜜蜂的保护工作。他投资500多万元建立了中华蜜蜂保种场和保护区,经过五年的深入调研,带头研发了中华蜜蜂饲养蜂箱和中华蜜蜂巢蜜生产框架,并获得国家两项发明专利,不仅改变了中蜂用传统养蜂的历史,用巢框格子取蜜的方式也大大改善了摇蜜伤蜂的状况,减少了损失,使蜂农经济效益大大增加。

特别提醒

《闫虹访谈》播出时间:

首播:

周日19:53

济宁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重播:

周日22:20,济宁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

周一07:30,济宁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可通过“济宁新闻”手机客户端“视听”栏目收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